【第146期衍林讲堂】张国群:聆听智者语,共品文学情——我的创
2021年5月14日下午,在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衍林书屋,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特邀海口日报原副总编、高级编辑张国群先生作了题为《我的创作人生》的精彩讲座。教务科贺航飞副科长、溪韵文学社指导教师黄斌等出席了活动。本次讲座由海风诗社指导教师薛英子主持,参与人员主要为溪韵文学社和海风诗社社员以及社外部分文学爱好者。该讲座旨在通过分享张国群先生的创作经历与创作心得,坚定同学们以笔抒怀,以文言志的决心,为同学们的创作生涯以及两大文学社今后的社团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讲座伊始,薛英子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张国群先生——张先生系湖北省应山县高考文科状元,海口日报原副总编,曾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且著作颇丰。同学们对张先生丰富的人生履历敬佩不已,也更加期待张先生的精彩讲述。
接着,张先生的演讲正式开始。他先是为文学社同学们分享了他早年的创作经历:张先生少年时在阴差阳错中遗憾落榜,之后赌气再也不参加高考,雄心勃勃想写一篇关于《生产队长》的“皇皇巨著”,然而,稿未写成,他又在家人的鼓励中重拾学业,最终以县状元的成绩被北师大中文系录取。大学期间,张先生笔耕不辍,奈何其稿子被出版社多次拒绝。此后时代变化,循着求学和就业这两条轨迹,张老不再执着于“农村生产队长”这一形象,而是大量阅读,思考人类进化规律,通读中国史、世界史,结合自身对世界局势的理解,最终由其所著的《人民关天》《人类出路》等著作得以出版问世。同学们静静聆听,感慨于张先生传奇的经历、丰富的阅历和一路披荆斩棘,追求文学的豪情。
此外,张先生从自己的早年经历中,总结出自己创作经历的得与失,并分享了由此引发的一些写作心得:
一、文学作品,应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张先生建议青少年可尝试写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多数青少年阅历尚浅,一味追求写长篇小说,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成本而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很难写出有深度的精品。
二、要重视正确的世界观对文学作品的指导意义。张先生坦言自己的世界观的形成可分为三阶段,一次是儿时讨饭,但他仍怀有强烈的了解时局和世界变化的意愿。二是六、七十年代,他热爱学习,以大地当纸,以树杈为笔,设定小目标:每天学5个字,甚至走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借来一本《东周列国志》,而后陆陆续续阅读了毛选等书籍,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三是在20世纪末,他接触了解到西方思想,也曾到达国外游历,他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站在世界的角度观察中国,成长为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拥护者。这使其笔下的文字不仅具有深沉的人文关怀,也闪烁出耀眼的哲理光芒。
三、创作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切不可急功近利,笔下的人物应有血有肉。
四、要关心时事政治,掌握专业知识。张先生建议同学们先练好写作的基本功,有了一定的写作功底和人生阅历后,再沉淀为朴实而精炼的文风;要学会生动说事,准确说理,不过分追求华丽的词藻。同学们赞之叹之,而后深思。
之后,张老主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在场的同学们交流非常踊跃,张老回答耐心深入。其中有位同学提出问题“如何更好地阅读毛主席文选等红色理论著作?”张先生热情分享其经验:关注生活、社会,打牢政治历史基础知识,广泛阅读同类同期作品,以形成系统而深刻的认识。问与答之间,深度与温度并存,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最后,是赠刊仪式与教师寄语环节。黄斌老师为张国群先生赠送海风诗社和溪韵文学社的社刊各三本并合影留念。之后,黄斌老师高度总结了张先生的演讲,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与思考给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学会生活。生活天地要广阔,生活之处知细节,细节之处见真情。
二、学会阅读。要读得广泛、读得有深度。
三、学会思考。“生活”与“阅读”是基础,而“思考”能让我们的作品更具有思想的厚度。
通过本次讲座,两个文学社的同学们更加明白了关于创作的丰富要领,更加体会到“寻找信仰”和“热爱生活”的重要意义,更加坚定了以笔抒情,以笔言志的决心!海风诗社和溪韵文学社的全体社员将铭记张国群先生与老师们的殷殷希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扎实的功底开展今后的社团活动,在此基础上明晰学习生涯路径、提升自我生命质量、贡献海南自贸港建设,积极发挥当代文学青年的力量!